您好!河北五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返回首页 ※ 产品中心  ※ 联系我们
应急救援/防汛救灾高新装备"一站式"制造商
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救援、森林安防
客户咨询服务热线:
15373940621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科技创新赋能 “新质救援”,未来方向清晰可期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科技创新赋能 “新质救援”,未来方向清晰可期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科技创新赋能 “新质救援”,未来方向清晰可期

作者:河北五星    发布时间:2025-09-12 16:58:04     浏览次数 :


  应急救援,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 “最后一道防线”。发展安全应急产业,不仅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实需要,更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在科技赋能下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直面差距与挑战,为未来突破指明了清晰路径。


 一、实战导向催生创新成果

  通过持续开展 “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 等 “五小” 科技创新活动,以及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急需技术装备揭榜攻关”,一批紧贴救援一线需求的装备成功落地。其中,揭榜攻关项目已形成30 种技术装备、58 个型号规格,在快速排水、激光切割、危险气体远程监测等关键领域实现 “卡脖子” 突破 —— 破解 16 项高效救援技术难点,15 个项目实现整机全国产化,彻底摆脱部分装备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二、新兴技术重塑装备形态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技术与传统装备深度融合,推动应急救援装备从 “机械化、单一化” 向 “智能化、集成化” 转型:

  1、智能消防头盔集成红外热成像、有毒气体监测、卫星定位等多模块,为前线救援与后台指挥提供实时数据支撑;

  2、高效钻孔救援装备攻克矿山深孔钻进难题,大幅提升井下救援效率;

  3、机器人与无人机主动 “冲锋” 于爆炸废墟、矿井等危险场景,通过高清成像、热探测实现火情监测与情报传递,减少救援人员暴露风险。


image.png

  8x8水陆两栖应急救援全地形车

  水陆两栖车具备8轮驱动, 强劲安静引擎,高效的ADMIRAL传输系统,高速操控性能和最佳极端地形适应能力,在所有路况和水面现场都能够提供完美的平衡。强劲且低噪音冷却,可提供了最高效率的处理能力和一流的极端路面行驶性能。选配的橡胶履带可以实现松软路面或雪地的最佳牵引力。全地形特制“鸭蹼式”轮胎、更加粗犷、胎牙深度达到15mm!在水中轮胎变身为“船桨”快速驱动行驶。


image.png

  防汛抢险气垫船

  应急抢险救援气垫船可在洪水激流上面飞驰,或行驶陆地、水面、街道、救灾现场、滩涂、砂泥、冰雪、沙、岩石、杂草、原木、沼泽、杂物和急流险滩之上。

无论是在荒野险滩,还是洪水激流、冰天雪地环境,都无法阻挡“瓦尔特·霸王龙”应急抢险气垫船的应急救援的步伐。


image.png

  一体式智能型防汛沙袋装袋机

  一体式智能型防汛沙袋装袋机机动灵活、安全可靠、快速高效,采用自动上料、自行土料输送、人工辅助装袋联合作业的方式,适应多种地形条件下的快速作业,在汛期可为江河防汛抢险快速提供沙袋 袋装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快速简便,节省人力 高效实用的功能!

  一体式智能型防汛沙袋装袋机采用微电脑称量、快捷简便,计量准确稳定,一台一体式智能型防汛沙袋装袋机每小时可快速装运沙土25~40方,相当于200余人的工作量。完全满足在使用过程中的随机性、使用场合(位置)的不确定性、堤坝坡度、土质和环境复杂等特点达到轻便 快捷 稳定和移动方便等要求。


image.png

  油动式长航时大载荷防汛抢险无人直升机

  油动式长航时大载荷无人直升机搭载全自主研发的水平对置水冷双缸活塞发动机,功率大可折叠、 体积小、 油耗低、 航时长、 整机具备大载重、长航时、 多用途、 安全可靠等特点,在我国应急救援、防汛数灾、消防森防等领域用途广泛。


  正视差距  聚焦瓶颈出 “硬招”

  尽管我国应急救援装备整体已达国际中等偏上水平,部分领域实现 “领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面临七大核心挑战:

  1、极端环境适应性弱:在高温、高压、强辐射等场景下,装备性能衰减明显,缺乏有效防护手段;

  2、智能化水平待提升:救援机器人自主决策、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不足,难以完全替代人工操作;

  3、数据协同存壁垒: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不畅,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稳定性差,影响指挥效率;

  4、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传感器、核心芯片等关键部件依赖进口,制约自主创新;

  5、标准体系不统一:不同厂家产品兼容性差,影响协同作战能力;

  6、产业协同不足: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畅,企业合作松散,导致研发周期长、成本高;

  7、资金投入有缺口:研发、购置、维护资金有限,阻碍装备迭代升级。

  此外,发达国家在深海救援、高端危化品处置装备的可靠性与自动化程度上优势明显,其应急技术集成应用、信息化管理经验也值得借鉴。


  五大措施破局 五大方向定调未来

  针对现存挑战,我国已明确 “强化创新、补齐短板、提升效能” 的发展思路,通过五大措施推动产业升级,并锚定五大方向抢占未来制高点。


  01 五大措施夯实发展根基

  1、完善政策与标准: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将应急装备纳入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建立评估机制,规范产品质量与兼容性。

  2、攻坚核心技术:依托国家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 等机制,重点突破深海救援、特种机器人等高端装备技术,研发高灵敏度生命探测仪等实战装备。

  3、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救援队伍共建研发中心,将一线救援经验转化为技术创新动力。

  4、优化产业生态:发布先进装备目录,建设示范工程;开设应急专业课程培养人才,打造产业特色园区与集群。

  5、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鼓励国产装备 “走出去”,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国际影响力。


  02 五大方向引领未来创新

  1、智能化与信息化:构建全国统一应急数据平台,实现装备自主决策、协同作业,推动 “数据驱动救援”。

  2、无人(少人)化:重点发展耐高温消防机器人、灭火无人机、大流量远程供水装备,降低高危场景人员风险。

  3、极端环境适配:研发煤矿井下通信、深海救援等专用装备,突破传统技术瓶颈。

  4、多灾种综合救援:打造 “一专多能” 装备,提升对火灾、危化品泄漏、地质灾害等多场景的适配性。

  5、新材料应用:探索环保、轻量化、高强度新材料,减少救援二次污染,提升装备耐用性。


  从 “被动响应” 到 “主动防范”,从 “装备依赖” 到 “自主创新”,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装备正以科技为翼,向着 “更智能、更可靠、更高效” 的目标迈进。未来,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学研协同的合力下,应急救援装备将持续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牢 “科技防线”,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